我代表劳动者一方,虚构工作经历,二审判决劳动者败诉,该怎么办

2023-06-06 21:53发布

我代表劳动者一方,虚构工作经历,二审判决劳动者败诉,该怎么办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1条回答
茜雅朵朵
1楼-- · 2023-06-06 22:21
你好,按你说的情况,可以去法院起诉解决

相关知识

    月薪8万硕士被查出是中专文凭,法院判退回工资30万!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6:51

    王震天于2017年5月22日入职淘京电商公司,双方签订《员工聘用合同书》,合同约定职务为广告创意总监,税后月薪80000元。王震天在《员工聘用合同书》上填写的学历为硕士,《新员工入职登记表》上填写的学历也是硕士,且有毕业院校及专业。《新员工...

    职工是否属于“因工外出”受伤的举证分配和司法考量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3-16 11:27

    裁判要点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双方对此提供的证据均难以固定案件事实,在此情况下,法院如何进一步分配举证责任并作出司法考量?1.举证责任,是指诉讼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对一定的待证事实予以证明的责任。诉讼中,设定举证责...

    二审如何打赢官司,二审怎么打赢官司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6-13 21:05

    如何打赢二审民事诉讼官司 如何打赢二审民事诉讼官司是每个律师需要面对的生存课题。对于非诉律师也会有其他重要案件打赢官司的案例,但作为一个二审律师,首先要清楚民事二审案件的复杂程度。首先不要以为二审不发民事判决书就好办了,那是不可能...

    浅谈劳动争议案件的审判理念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4-20 11:46

    提纲: 一、 什么是审判理念?二、 为什么要提劳动争议案件的审判理念?三、 劳动争议案件审判理念的具体把握(一) 举证责任问题(二) 其他民事法律在劳动争议审判中的运用问题(三) 如何掌握倾斜保护原则问题(四) 仲裁程序与诉讼程序的关系问...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8条裁判观点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6-04 11:16

    1、具备劳动合同基本条款、能够确立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入职审批表可以视为劳动合同,劳动者主张支付未签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的请求,不予支持。  ——单某与北京泛太物流有限公司劳动争议纠纷案  一审: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2...

    《员工手册》致命漏洞,公司赔了76万(高院再审)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4-20 14:22

    王小贞系上海斯赫公司员工,2002年10月14日入职。2018年下半年以来,王小贞因拒绝参加公司安排的培训、私自对客户报低价、私自安排外协转换公司产品被公司严重警告3次。2019年1月14日,公司依据《员工手册》向王小贞出具《警告和解聘函》...

    怀孕女职工试用期被解雇,检察院抗诉,再审结果太意外了!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3-10 17:07

    小编按:本案案情简单,却经历了仲裁、一审、二审、检察院抗诉、高院提审,意外的是,各级裁判机关的裁判结果都是不同的,再审结论更是出乎意料。周止弱系上海某公司员工,2016年8月9日入职,约定试用期两个月。2016年9月30日,公司作出《试用期...

    夫妻一方因交通事故死亡时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另一方是否有权主张被扶养人生活费?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2-04-20 10:54

    前言本期推送案例为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审审查的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涉及交通事故导致夫妻一方死亡,夫妻一方死亡时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且生前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也没有证据证明仍然从事一定劳动并取得收入的,另一方是否有权主张被扶养人生活费...

    劳动者签订的竞业限制协议,对其家属产生拘束力吗?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1-01 11:41

    案情概要罗某于2010年4月15日入职V公司并签定书面劳动合同,先后任公司产品研发中心产品主管、产品研发中心开发二部副经理等职,末份劳动合同为自2014年4月15日起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10年12月8日,罗某与V公司签订了《竞业禁止协...

    高院:"任一方可终止合同,但必须提前1个月书面通知对方或赔偿1个月工资"约定无效!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2-02-15 14:51

    约翰逊系英国人,于2012年10月4日入职星湾公司,担任西厨顾问,月薪39500元,办理了就业许可证。签署合同的任一方可终止合同,但必须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对方或赔偿对方1个月的工资。一审判决:公司无法举证解除的合法性,应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