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时找不到被告地址,只能知道对方姓名和身份证,如何才能弄到

2023-06-06 13:08发布

立案时找不到被告地址,只能知道对方姓名和身份证,如何才能弄到对方地址?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1条回答
周宜霈
1楼-- · 2023-06-06 13:16
如果知道对方的姓名和身份证的话,可以委托律师进行查档。

相关知识

    欠钱起诉只知道姓名(欠钱起诉只知道姓名)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6-06 19:47

    我想没问题。请问别人欠我10000元有欠条我想起诉只知道他的姓名能起诉吗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虽只知道债务人的名称,但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将依法受理。另外,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提...

    欠钱起诉找不到对方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6-06 20:34

    是的,如果你有证据证明借款行为,如果对方找不到,法院会以公告的形式送达传票和判决书。我向法院起诉别人欠我的钱找不到人怎么办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告下落不明的,可以公告送达。各地法院采取的方式方法不一样。正式的程序是由被告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

    借钱不还起诉难(借钱不还起诉难)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3-07 15:33

    如果债权到期且借款人不偿还债务,应向人民法院起诉。借钱不还起诉流程具体如下:准备诉讼材料,起诉时,可以写好起诉状、带上身份证、相关证据,去法院立案提起诉讼,等待法院安排开庭审理并判决。要证明别人借你钱只有借据、收据、欠条这些证据还不够,有借...

    借钱者如何起诉-借钱如何起诉咨询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3-14 13:37

    第一选择管辖法院,就是借款人的住所地(所以,您必须弄清楚借款人住在哪)。选择好管辖的法院后,就可以去这个法院起诉了。第二,写起诉书,起诉书可以事先写好,网上有范本,改一改就行,也可以到法院后,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手写一份。因为,借款纠纷并不是...

    欠钱起诉只知道名字 欠钱起诉只知道名字可以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4-03 05:27

    建议你请律师代理起诉该用户,律师有条件获取对方的身份证件信息,就可以通过律师起诉该欠款用户。别人在我这借了几万块,现在不还还给我翻脸,我打算去法院起诉它但我只知道它的名字没她所在位置或许住址你好。你首先要明确他的户籍是哪里的。这个不仅要根据...

    借钱要不回来怎么起诉(借钱要不回来怎么起诉)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4-27 23:01

    准备以下材料:1,起诉状,弄清楚对方的基本登记信息(对方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电话等),可以自己写也可以找律师代写;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复印副本;2,准备证据,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和对方发生纠纷的所有对有利证据及复印件、及其它可能对自...

    只知道名字不知道地址可以诉讼吗(民事诉讼不知道对方地址只有电话可以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1-03 05:19

    1、法院不能给立案受理。因为仅凭电话,法院无法确定被告的身份和住址,无法向被告送达法律文书,也就无法正常的审理案件。 2、提供被告的住址信息是原告的义务,法院只能根据原告提供的被告的联系方式去向被告送达法律文书。所以,如果原告无法提供被告的...

    借钱不还起诉难-借钱不还起诉后法院怎么处理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3-14 13:45

    如果债权到期且借款人不偿还债务,应向人民法院起诉。借钱不还起诉流程具体如下:准备诉讼材料,起诉时,可以写好起诉状、带上身份证、相关证据,去法院立案提起诉讼,等待法院安排开庭审理并判决。要证明别人借你钱只有借据、收据、欠条这些证据还不够,有借...

    知道姓名微信如何起诉(知道姓名微信如何起诉他)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6-06 15:23

    一般不会受理。需要有明确的被告,同名同姓的人很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 属于人民法院受...

    民事起诉状如何写,民事起诉状如何写才能立案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6-15 12:05

    民事起诉状如何写? 民事起诉状如何写?民事起诉状如何写?它是传统民事诉讼中,作为公民主动申请起诉的必备证据之一。法院在审查起诉状时,一方面,查看证据的来源和合法性;另一方面,查看诉讼的起诉状,查看上诉案件的受理及驳回诉讼请求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