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请求:
请求确认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自2012年3月10日起至今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事实与理由:申请人于2012年3月10号入职被申请人***单位工作,自2012年3月10日签订无固定期限
劳动合同,申请人被安排在胶印岗位。工作地点:****号。执行标准工时,试用期工资为3000元/月,试用期后正常工资为4500元/月,约定每月15日发工资,实际次月15日发。2020年3月经协商工资上调为5000元/月,2012年3月至2016年7月,以现金支付工资,发放工资表有单位保存。2016年8月至今;以银行转账支付工资。因证明工作年限2021年6月8日单位负责人某某为申请人开具工作证明。
怎样写可以不?
付费偷看金额在0.1-10元之间
相关知识
患精神病员工交的辞职信有效吗?(高院再审)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7:26马春花于1993年8月入职江门某银行,2003年以来一直在运营管理部工作。期间多次轮换部门和岗位。2010年10月31日,马春花与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12年5月16日,马春花离职前最后一次换岗。2012年5月20日马春花参考网上...
跳槽后如何避免被前东家指控侵犯商业秘密?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3-11 11:37作者:唐青林 李舒编者提示:本文摘自唐青林律师主编的《商业秘密百案评析与企业保密体系建设指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出版)案件要旨为了避免卷入原单位的商业秘密侵权纠纷,离职员工应当注意以下事项:提前三十日将离职信息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保险理赔诉讼时效的裁判规则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2-06-17 14:03保险索赔的诉讼时效是指,当保险事故发生或者保险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届满时,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有权向保险人提出保险金赔付的请求,该项请求与其他债权请求权一样,也应当在一定的期限内行使,否则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将丧失胜诉权。本文结合法律规定及相关司法...
仲裁时效很重要!有人因为时效期满损失15万……
来源:其它 时间:2021-12-19 14:33【案情简介】2012年3月,设计院与某公司签订《设计合同》,约定设计院为该公司设计厂房,约定本项目办妥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后10日内,该公司向设计院支付全部设计费。如果迟延付款,设计院有权按欠款数额的5%的比例收取违约金。合同签订后,设计院按约...
建筑工程施工仲裁合同纠纷案例
来源:工程建筑 时间:2022-04-20 11:36案情简述 申请人仲裁请求 裁判要点 1.涉案一期工程应按可调价还是固定总价结算? 仲裁庭观点:应结合合同双方签订的合同条款以及合同实际履约情况探究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理由如下:《一期工程补充协议书》是对双方签订的《一期工程建设工程...
劳动仲裁可以直接提交法院吗(劳动仲裁可以直接提交法院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7-13 02:10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原告申请仲裁时确实超过了仲裁时效,且原告未提交证据证实存在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人民法院应当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及《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驳回原告的...
劳动合同纠纷中10大常见法律误区(太重要了)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7-14 10:50从法院近年审理案件的实践来看,由于劳动者法律水平不高,对相关法律不甚了解或存有模糊认识,往往导致他们在维权过程中步入误区。劳动者在维权中常见误区归结为以下10种: 误区一:诉求都属法院受理范围 案例:王某起诉某科技公司,称该公司未依法为...
仲裁超过时效可以法院起诉吗(劳动仲裁超过诉讼时效可以去法院起诉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2-25 20:09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原告申请仲裁时确实超过了仲裁时效,且原告未提交证据证实存在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人民法院应当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及《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驳回原告的...
劳动仲裁超过时间可以诉讼吗(劳动仲裁超过诉讼时效可以去法院起诉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2-26 17:51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原告申请仲裁时确实超过了仲裁时效,且原告未提交证据证实存在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人民法院应当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及《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驳回原告的...
劳动合同纠纷中常见的10大法律误区,多数人中招!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5-12 14:34从法院近年审理案件的实践来看,由于劳动者法律水平不高,对相关法律不甚了解或存有模糊认识,往往导致他们在维权过程中步入误区。劳动者在维权中常见误区归结为以下10种:误区一:诉求都属法院受理范围案例:王某起诉某科技公司,称该公司未依法为其缴纳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