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4号入职,7天试用期过了,上到第13天的时候让我离职,

2023-06-06 22:09发布

这个月4号入职,7天试用期过了,上到第13天的时候让我离职,工资怎么算?之前签了试用期协议,试用期内离职按一天50块算,现在我已经过了试用期了,工资还按50一天给我。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1条回答
纪然冰
1楼-- · 2023-06-06 22:19
那你们协商正式的时候工资多少了吗 ,和你签订劳动合同了吗 ,具体是什么情况说一下 ,联系我,委托我来给你处理 ,可以电话,咱们加V,具体的帮你解决问题 。

相关知识

    入职四个月离职索取3万年终奖,法院判了!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1-08 11:44

    一般来说,要在公司入职半年以上才有年终奖,深圳一员工入职4个月却要求公司支付3万年终奖,然而在公司拒付之后,员工起诉到法院,法院竟然判决公司支付员工3万年终奖...... 法院的判决引起网友的一阵欢呼,说...

    入职不满4个月离职向公司要3万年终奖,高院判了!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3-14 11:32

    王大明于2017年3月10日入职深圳某科技管理公司,合同期限自2017年3月10日起至2018年3月31日,试用期2个月。公司向王大明发送的《任职邀请函》载明:聘用职位:资深房屋设计师4+;薪酬结构:主要由固定工资+绩效奖金+工作补助组成;...

    入职才4个月就离职,能否享受年终奖?结果出乎你意料!(高院再审)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4:38

    王大明于2017年3月10日入职深圳某科技管理公司,合同期限自2017年3月10日起至2018年3月31日,试用期2个月。公司向王大明发送的《任职邀请函》载明:聘用职位:资深房屋设计师4+;薪酬结构:主要由固定工资+绩效奖金+工作补助组成;...

    离职后公司不发入职15天的员工工资是合法的吗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1-08-28 07:11

    不合法,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工资是需要支付的。公司培训所花费的相关费用可以要求员工赔偿。 工资计算方法 当月入职和当月离职的员工当月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实际出勤天数。法律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

    入职之后第二天走可以吗,辞职有哪些注意事项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4-20 22:05

    入职之后第二天走可以吗,辞职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般公司都会有一个试岗期限,大概三天到7天。有的公司规定工作不满一周主动离职的职员不发工资,如果试岗通过,试岗期算在试用期内。试岗期通过了,就可以签到劳动合同。所以,入职之后第二天是否可以离职,要看...

    实习时签订的保密协议让他赔了10万元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1-11 17:18

    暑期临近,又到了学生们实习锻炼、毕业求职的时候。对初入职场的新人而言,无论是在实习还是正式入职时,同公司签订协议前都需要对涉及保密或者竞业限制的内容充分了解,一旦签订,就必须如约履行,否则可能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近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公司撤销offer要赔钱吗?

    来源:公司法 时间:2022-01-25 11:45

    苏州某公司人事部于2016年9月7日通过电子邮件向王小燕发出《聘用通知单》,邮件内容为:以下为我公司《聘用通知单》,请您收到确认后邮件回复‘《聘用通知单》确认接收,并无异议。’,《聘用通知单》载明王小燕女士,您好!您应聘本公司人事主管职位,...

    是否因为辞职要付入职协议违约金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1-08-31 03:11

    是否因为辞职要付入职协议违约金辞职是否需要付违约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是提前一个月通知资方,不需要付违约金。否则,可能需要付。《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

    入职一个月离职正常吗,原因有哪些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1-09-04 05:31

    入职一个月离职正常吗,原因有哪些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造成新员工入职不到一个月就离职的原因:1、员工不适应用人单位工作环境或者工作岗位;2、用人单位的企业文化比较糟糕,让员工无法接受或者认同;3、直属上司比较苛刻或者管理方式存在问题...

    职工入职签合同要注意什么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7-13 08:54

    职工入职签合同要注意什么? (一)首先熟悉国家劳动法规定,熟悉劳动法的职员能很轻松的看出公司签订合同的漏洞,更容易保护自身权益。 1、国家规定: 签订1年合同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签订3年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3个月;有的企业签订1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