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从公司接的工程,转包给我,我又转包给乙,结果乙喊的人工伤了

2023-06-06 00:15发布

甲从公司接的工程,转包给我,我又转包给乙,结果乙喊的人工伤了,保险又没买,责任这么划分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2条回答
刘芷希
1楼-- · 2023-06-06 22:39
一般是看根据个人雇佣和承包单位承担责任,具体委托我们律师
吴文北
2楼-- · 2023-06-06 22:48
这种情这种情况下你们几个k这种情况下,你们几个可能都有义务要求承担赔偿。

相关知识

    无法确认劳动关系 也能获得工伤赔偿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1-10-29 11:16

    李某于2014年1月到乙公司的建筑工地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李某在工作时受伤要求工伤认定,但乙公司拒绝,李某遂提起仲裁申请,要求确认双方劳动关系,以便自己申请工伤认定。仲裁委审理后发现,乙公司并无用工资质,工程是甲公司非法转包给乙公司的...

    建设工程非法转包,建设方为工伤事故“买单”

    来源:工程建筑 时间:2022-05-18 14:30

    案情回顾审判结果以案说法  实践中,建筑公司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建设工程非法转包的现象已屡见不鲜,而能为一线劳动者交纳工伤保险的企业并不多见。在出现工伤事故后,建设方往往以未建立劳动关系为由推卸责任。为保护劳动者的利益,2014年《最高人民法...

    施工单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后,如何向违法承包人追偿?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6-09 14:31

      【前言】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因管理不规范及建筑市场的现状,存在大量违法分包的情形,而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第二百六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项...

    工地上的工伤谁负责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2-04-20 00:58

    【案情简介】 新余一家建筑公司承包当地一工程后,将部分工程分包给他人,并经多次转包。 2011年3月24日,一施工人员在干活期间,因不慎摔下导致腰椎压缩性骨折等伤害。之后,被劳动部门认定为工伤。须承担工伤赔偿责任的建筑公司不服气,向当地政...

    四个案例详解:劳务分包、转包、内包、挂靠,效力各不同!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5-18 13:53

      在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中,建筑业农民工劳动纠纷数量占多,这很多是因建筑工程中存在劳务分包、转包、内包、挂靠等情况,为此以实例方式进行了归纳,仅供参考。1劳务分包:合同效力应视情况而定【案例】  一家公司通过招标方式从一家建设单位承包到楼房...

    赔大了!没有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仍承担工伤保险待遇责任的5种情形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4-08 10:56

    来源: 最高判例微信公众号, 由陈鸣鹤律师整理工伤保险待遇纠纷通常以劳动关系确认为前置程序,但是,在下列5种情形中,在认定工伤时,可要求责任主体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一、违法转包的情形——违法转包关系中,转承包人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转承包人聘用...

    企业违法转包、分包产生的工伤应承担责任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4-20 21:05

    在建设工程领域,经常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具备施工资质的企业承包工程项目后,将工程违法转包或者分包给不具备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再由实际施工人或者说包工头自己招用工人对项目进行施工。 由于施工过程中劳动人员易发生...

    承包人无施工资质签订的施工合同的效力

    来源:合同事务 时间:2022-04-20 14:24

    【关键词】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发包人;承办人;分包人; 转包人; 施工资质; 无效; 验收; 结算;  【要点提示】  承包人未取得建筑施工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应属无效;非法转包、违法分包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 ...

    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不等于成为“用人单位”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6-29 11:18

    【导读】【案情介绍】 【裁决结果】 【争议焦点】【焦点分析】  首先,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  根据原劳动部的相关规定,建筑企业将工程转包分包给不具有用人主体资格的自然人或组织,这些自然人或组织招用的劳动者与发包的建筑企业之间不具有劳动关系,...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典型疑难案例之实际施工人

    来源:工程建筑 时间:2021-11-14 17:28

      【法官提示】  实务中,应当严格把握实际施工人的认定标准,不得随意扩大范围。司法解释的目的在于保护农民工利益,但农民工请求工资报酬,并不具有实际施工人的地位。由于实际施工人收取工程款直接影响农民工工资的发放,司法解释通过对缺乏施工资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