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工时制每个月上多少天算合法

2023-06-06 07:52发布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1条回答
相貌宫
1楼-- · 2023-06-06 08:57
综合计时:月上班时间176小时(含)内为正常上班时间,如有超过176小时,则算加班时间。你说的当月工作28天,每天8小时,合计上班224小时。其中176小时为正常半,加班时间为48小时,另该48小时里,其中44小时为1.5倍工资支付,另有超过220小时部分的4小时,应计算为2倍工资。“全月加班时间不超过36小时,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11小时”是法律规定的,符合则合法,实际上企业工厂很少能做到。和不合理,根据个人工厂情况定。望采纳。 原问题:《综合工时加班不超过多少小时合法》

相关知识

    综合计算工时制法律法规(劳动法中综合工时制的相关规定)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1-08-25 19:37

    1.劳动法中综合工时制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的工时制度有三种,即标准工时制、综合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根据《新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国务院令第174号)的规定,我国目前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

    企业员工不定时制劳动法律风险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1-08-27 17:31

    不定时工作制是企业针对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所采用的一种工时制度。 这一工时制度同标准工时制有很大的区别,很多用人企业在适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

    标准工时、综合工时、不定时工时的区别

    来源:其它 时间:2022-11-27 11:21

    很多公司人事对标准工时制的工作时间、加班工资计算比较熟悉,但对综合计算工时制、不定时工作制则比较陌生,可能是实践中综合计算工时制、不定时工作制比较少见的原因。 其实,公司的某些岗位可能更适合不如综合计算工...

    实行综合工时制劳资双方你情我愿即生效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9-01 16:02

    实行综合工时制劳资双方你情我愿即生效公司的理由不能成立,即你有权索要加班工资。首先,公司与你关于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约定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规定,企业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职工...

    加班工资逾期不支付(加班工资逾期不支付罚款)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10-07 17:09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未依法支付加班费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加班费。  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  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  法定节假日...

    工作制有几种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1:22

    三种。中国劳动法规定的工时制度有三种,即标准工时制、综合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 标准工时制: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综合工时制:某一具体日(或周)的实际工作时间可以超过8小时(或40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

    怎么举证工作时间超时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1-09-06 00:33

    如何举证工作时间超时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不用什么证据,只要你能证明在你说的事情发生的那段时间你在那里工作就可以了。由劳动监察部门派人前去调查核实,可以查看他们的考勤记录和工资单及财务账,是可以查到的。如果情况属实,劳动监察部门可以对其进...

    企业劳动合同如何规定工作时间条款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1-08-26 07:38

    工作时间又称劳动时间。是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在一昼夜和一周内从事劳动的时间。工作时间的长度由法律直接规定,或由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直接规定。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不遵守工作时间的规定或约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工作制有几种(工作制有几种劳动报酬怎么填写)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1-10 20:52

    三种。中国劳动法规定的工时制度有三种,即标准工时制、综合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 标准工时制: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综合工时制:某一具体日(或周)的实际工作时间可以超过8小时(或40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

    企业劳动用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10-13 11:02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各项法律法规不甚完善,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也缺乏足够的经验积累。 许多企业不仅在经营、资金链、股权架构中面对诸多困难,在劳动用工方面也如履薄冰。并且近些年来,经济下行,加上疫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