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想考事业编

2023-06-06 05:11发布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1条回答
赵正宇
1楼-- · 2023-06-06 05:48
你好,事业单位的报考没有对于刑事处罚的条件限制。关键是:如果你考试通过后,事业单位尤其是公务员对政审是有要求的,公务员的要求就更高了,所以,你可能会在政审的时候遇到困难,但是,如果不是与政府有紧密联系的事业单位,可能会松一点,你要注意的。以上意见供你参考 原问题:《交通肇事罪可以报考事业单位吗?》

相关知识

    肇事逃逸构成要件是什么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2-04-20 21:58

    肇事逃逸构成要件是什么肇事逃逸构成要件: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

    私车公用发生事故谁赔偿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2-04-20 07:53

    一、确定私车公用交通肇事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依据及归责原则 从私车公用的运行利益上讲,运行利益归属于用人单位;从运行支配上讲,处于履行职务或者完成任务过程中的、驾驶私车的职工是要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支配的,车不能自行,是被管理支配的人又管理支配...

    汽车肇事司机不接电话怎么调解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2-04-20 04:36

    汽车肇事司机不接电话怎么调解 当事人可以凭交通责任认定书,以及损失清单等资料去法院起诉对方车主和保险公司。起诉、宣判后再不给就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即可。根据《人民调解法》第二十六条: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调解不成的,应当终止调解,并依据有关法律、...

    交通肇事逃逸私了多少钱(交通肇事逃逸罚多少钱)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1:25

    法定的赔偿:医药费实报实销,误工费是受害人住院及休养期间损失的工资,护理费是护理人员损失的工资或者按照当地医院湖工的工资标准计算,住院伙食补助按照住院天数计算,每天数额为当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伤残赔偿金需要根据鉴定的伤残等级...

    怎样的行为属于肇事逃逸(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表现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3-02-25 12:02

    交通肇事逃逸是造成众多交通事故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原因,刑法为预防和惩罚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那么,现实中究竟怎样的行为属于肇事逃逸呢?瑞律小编马上为你做详...

    交通肇事工作单位肯请减轻处罚(交通肇事加重处罚的情形)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1-26 04:12

    事业单位的职工,看其身份。一般会被开除公职。 如果是公务员或者比照公务员的身份,则依据为《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条例》第十七条规定: 违法违纪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在行政机关对其作出处分决定前,已经依法被判处刑罚、罢免、免职或者已经辞去领...

    交通肇事在什么情形下构成犯罪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2-04-20 13:15

    交通肇事在什么情形下构成犯罪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属于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需要指出的是,构成该情节加重犯,首先要求行为人的肇事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否则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只能作为定罪情节在确定其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时加以...

    交通肇事逃逸骨折私了多少钱(肇事逃逸骨折一般私了多少钱)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2-19 08:20

    法定的赔偿:医药费实报实销,误工费是受害人住院及休养期间损失的工资,护理费是护理人员损失的工资或者按照当地医院湖工的工资标准计算,住院伙食补助按照住院天数计算,每天数额为当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伤残赔偿金需要根据鉴定的伤残等级...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罪逃逸情节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2-07-13 15:12

    如何认定交通肇事罪逃逸情节怎么认定交通肇事罪逃逸情节:(一)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

    交通肇事后在现场冒充路人是否应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来源:交通事故 时间:2022-06-28 16:54

    【案情】【分歧】【法官回应】  笔者赞同第二种意见。关于交通肇事后在现场冒充路人甚至让人顶包的行为,是否应认定为逃逸,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1、应明确依据何种规定来认定逃逸  《交通肇事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