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产假修完 单位在外地 孩子六个月,上班上24歇48

2023-06-06 01:27发布

事业单位产假修完 单位在外地 孩子六个月,上班上24歇48 ,孩子太小 上不了夜班 怎么办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1条回答
沐泽
1楼-- · 2023-06-06 09:49
这个情况可以和单位进行协商调整岗位

相关知识

    在职女工产假可以休多少天(产假分类)

    来源:其它 时间:2023-03-21 17:53

    生育产假制度很大程度上的保护了在职女职员的生育权益,对与在上班的准妈妈来说,最重要的是必须处理好产假与工作的关系,对于在职员工最关心的就是从怀孕到生产的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特殊待遇,以及各种假期加起来可以休息多长时间。下面小编将为大家介绍的是,...

    国家规定产假是多少天(产假的分类)

    来源:其它 时间:2023-06-06 09:45

    国家规定的法定假日用人单位是必须要放的,而且在放法定假日期间不得克扣员工的工资,并且工资都是照常发放的,除了国家规定的法定假日之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假,比如说还有妇女的产假,那么对于国家规定产假方面有多少天呢?下面瑞律小编将为您进行详细的...

    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的规定是怎样的(女职工申领生育津贴的流程)

    来源:其它 时间:2023-02-18 12:05

    我们知道每个国家都有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当然我国也有相关的规定,旨在保障女性在生育期的保障,不让女性在生育期内没有生活保障。那么在我国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的规定具体有哪些写,支付标准和支付方式有哪些呢?下面瑞律小编就为您详细介绍。一、劳动法生...

    咸阳礼泉律师(礼泉律师电话号码)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2:34

    国家规定产假98天,符合条件的可增加产假60天。   法律规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

    劳动规章制度(劳动规章制度有效的必备条件)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2-18 17:23

    劳动力管理规定 1 目的 为规范劳动力管理,保持良好的生产、工作秩序,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发挥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全员劳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2 适用范围 全体员工。 3 在岗职工劳...

    符合法律法规的考勤制度(单位制定考勤管理可以依据哪些法律法规)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02:49

    1.单位制定考勤管理可以依据哪些法律法规 劳动法中关于考勤制度方面的规定: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七条 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

    新产假规定,2022年最新产假规定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6-16 18:34

    江西省最新产假规定 江西省最新产假规定:2019年法定产假为128天,其中,生育第一胎的准妈妈享受98天的产假,满足其中生育第二胎及以上享受128天。政策法规解读这下好了,很多家里生了小孩的准妈妈即将离开职场生活。这一假期,她们到...

    年假,婚假,病假,产假等休多少天你真的清楚吗?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2-01 11:04

    年假,婚假,病假,产假等一直都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那么关于这些假期都应该怎么休的,你又了解多少?下面就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的介绍,欢迎大家的阅读,希望能带来更好的帮助!年休假:《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

    生育保险报销超时怎么处理(生育保险逾期能否报销)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9-24 05:33

    保险一般过了就很那说了,你该去咨询一下劳动保障部门。我报的还要生前3个月递申请,我住了院才问人家医保那就不不让报了。职工医保保了3左右 听说生育保险报左右生育保险报销期限过期了,想办法修改报销资料的时间后可以报销吗?不要修改。给你个建议,找...

    三期女职工最常见的18个注意事项!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3:54

      三期是女员工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合称,这个称谓不怎么规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简称。虽然法律明文规定了对三期女职工的劳动保护条款,但是,实践中针对三期内女职工工资待遇、生育待遇、加班安排、劳动合同解除等问题,由于用人单位处理不当,损害了女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