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借张某的钱,经过李某和张某协商,用李某和他妈妈共同的土地

2023-06-06 05:36发布

李某借张某的钱,经过李某和张某协商,用李某和他妈妈共同的土地流转租金来还张某的钱,李某妈妈不同意,张某可以扣李某和他妈妈共同的土地流转租金吗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1条回答
王冠淇
1楼-- · 2023-06-06 05:58
你好!民间借贷纠纷可以向原告住所地法院起诉。提交民事起诉状,证据材料,双方的身份资料。可点击头像电话咨询了解。

相关知识

    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授权委托书很重要

    来源:房产纠纷 时间:2022-01-25 14:02

    案件经过  卖方:李某 买方:张某  卖方李某和买方张某签订了《存量房屋买卖合同》,李某的房屋为婚后购买,属于夫妻共有房产,签订合同时,李某没有与其妻子沟通出售签约问题,李某认为妻子一定会同意他签订合同,所以就直接自己签订了合同,收取了买...

    天价租金是否符合法律,该如何判定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6 21:11

    2010年石油公司A与两位自然人李某、张某共同建立加油站,该加油站土地、房产均归李某、张某所有,同年2月15日,双方签订了《加油站场地租赁协议》,李某、张某将所投入的土地、房屋、设备等租给A公司单独经营,双方约定租赁时间从2010年2月15...

    婚前房产,婚后加名,离婚时真有你一半吗?

    来源:婚姻家庭 时间:2022-01-03 11:32

    案情2016年12月,张某(男)花费70万元以一次性支付方式在县城购买了一套商品房。2018年12月,张某经人介绍与李某相识,并于2019年1月订婚。订婚前双方约定,张某需向李某支付彩礼28.8万元,并在房产证上加上李某的名字。在向李某支付...

    注意要点!案例释法:婚前房产,婚后加名,离婚时房产未必有你一半

    来源:婚姻家庭 时间:2022-04-20 08:40

    【案情】2016年12月,张某(男)花费70万元以一次性支付方式在县城购买了一套商品房。2018年12月,张某经人介绍与李某相识,并于2019年1月订婚。订婚前双方约定,张某需向李某支付彩礼28.8万元,并在房产证上加上李某的名字。在向李某...

    合伙人死亡死者家属可不可以要求合伙人赔偿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9-03 15:19

    合伙人死亡死者家属可不可以要求合伙人赔偿 张某、李某、刘某三人系同村村民,而且都是大货车司机,自1999年开始就一起受雇为某车队驾车跑运输。由于三人经常在一起出车,加上脾气相投,时间一长大家就成了十分要好的朋友。当时运输生意的利润还算可以,...

    离婚债务清偿有怎样的效力

    来源:婚姻家庭 时间:2021-08-27 07:10

    张某与李某自愿达成离婚协议并约定了财产平均分配,同时约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全部由张某承担偿还的责任。在两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李某曾向王五借了15万元用于购买婚房。现王五向李某主张债权,李某以自已与张某的离婚协议约定的内容为由,不对王五...

    婚约赠与房产,婚后不能说“NO”!

    来源:房产纠纷 时间:2021-11-30 14:44

     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一组组满含温情的关系,共同组成了一个个血脉相连的家庭,但俗话说得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婚姻、置业、继承、赡抚养等等,看似家常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一旦处理不好,往往让本是血浓于水的亲人,变成老死不相往来的陌...

    夫妻一人借钱被起诉两个人合法吗-夫妻一人借款二人被起诉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9-07 04:04

    夫妻一人借钱被起诉两个人合法吗? 夫妻之间,一人负债,是否会影响到另一个人?答案是可能会。在我国,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主要是《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的规定,即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

    离婚后一方个人借债另一方是否承担还款责任

    来源:婚姻家庭 时间:2022-03-29 23:48

    案例简介:离婚后一方个人借债 被告张某与被告李某原系夫妻关系,二人虽结婚多年,但是由于性格不和,且双方常因琐事发生争吵,最终双方于2012年8月选择了协议离婚。不久后,离婚的消息被8岁的儿子小张发觉,并进行哭闹。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最...

    面对不开发商推销噱头,户主需冷静购买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07:01

    同一小区的车位,位置有好有坏,面积有大有小,当然价格有高有低。貌似这一切都取决于房产商,作为业主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钱包量力而行。 下面这个发生在福建厦门的案件,经过二审终审,推翻了我们对价高位大的认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