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合同,已押5000元现金,单位没写单据。但存钱时,银行的

2023-06-06 05:02发布

没签合同,已押5000元现金,单位没写单据。但存钱时,银行的单据上写的是我借款给单位。我现要辞职,但单位退的押金才2000元。我能要回全部的押金吗?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1条回答
郭芯如
1楼-- · 2023-06-06 21:44
你好,得看看材料。。。

相关知识

    没签合同辞职几天能走(没签合同辞职几天能走,没写书面)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4:14

    劳动者辞职,需要提前一个月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如果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者辞职,是不需要提前一个月的,并且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

    借款没签合同可以告他吗(借钱没写合同可以打官司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7-13 08:28

    讨债是可以讨。但如果要诉讼,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借钱不还没有欠条可以起诉吗(1)别人借钱不还,但是别人没有写借条。(2)没有书证,债主可以向别人催债,给催债过程录像或者录音,证明别人欠多少钱,欠谁的钱,欠钱日期等。这些资料可以做为证据使用。...

    装修没写合同业主不给钱可以诉讼吗(没签合同装修完不给钱怎么办)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22:24

    没有合同会比较麻烦,不管是不是熟人介绍都应该要签合同,现在可以去起诉对方,同时要介绍人也出庭作证确实是你做完了整体装修工作,对于卫生间的问题也不要回避,要提前考虑解决办法

    欠钱没签日期被起诉(欠钱的人不签欠条怎么办)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3-04-04 10:23

    还款日期不是借据的必要元素。如果未规定还款日期,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发出通知,但必须给予债务人合理的还款期限。诉讼时效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向对方偿还而未能偿还时起算。如果债权人一直不主张,诉讼时效为自欠条开出之日起20年。朋友欠钱不还,但借条也...

    拖欠工资怎么办(拖欠工资怎么办没签合同)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1:08

    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劳动管理监察大队)。 2.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仲裁费用200-300元,如果你胜了全部由公司负担)。 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 4.根据国家规定在仲裁或诉讼的时候,...

    没签合同怎么办(拖欠工资不给,没签合同怎么办)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7:51

    1、你的证据有:   单位否认劳动关系 专家支维权五招   据新华社讯,针对员工与单位发生劳动纠纷时,用人单位往往否认和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的情况,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醒广大劳动者,要注意收集和保存能够证明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以避免在...

    没签劳动合同去仲裁怎么找免费的法律援助(签劳务合同可以仲裁没有劳动合同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5:40

    你的问题是证明劳动关系。以下是我写的一个短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劳动者维护自己权利的首要条件是必须证明自己与单位的劳动关系。司法实践中,某些无良公司仗着自己没有给员工签合同、没有买社保,恶毒地否认其曾经聘用过员工,以图达到彻底逃避法律责任...

    没签合同算职务侵占吗(职务侵占属于)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0:17

    不算职务侵占。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 为己有,数额在 5000 元至 1 万元以上的叫做职务侵占。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去劳动监察部门反应情况要求赔偿双倍工资,如果协商不一致可以申请劳动仲...

    没签合同算职务侵占吗(职务侵占很难立案)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2-13 13:18

    不算职务侵占。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 为己有,数额在 5000 元至 1 万元以上的叫做职务侵占。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去劳动监察部门反应情况要求赔偿双倍工资,如果协商不一致可以申请劳动仲...

    牢记这15条,没签合同也能证明劳动关系!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4-27 14:20

      案例简介  工资卡也能证明劳动关系  2016年4月,因拖欠3个月工资,申某与所在公司发生纠纷,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该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  庭审中,双方就申某最初入职时间产生分歧。某公司提供一份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