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6 11:12发布
虚假诉讼罪立案的标准: 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 1、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单位犯前款...
行为人在与他人存在真实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情况下,采取伪造证据、虚假陈述等手段篡改部分案件事实,骗取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的行为,即所谓部分篡改型行为不构成虚假诉讼罪。但部分篡改型虚假诉讼行为中的手段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相关规定定性处理。行为人在...
虚假诉讼是行为人因利益驱动而采用虚拟的事实、虚拟的法律关系而提起的诉讼,假用法律程序的调整来达到损害他人权利或公共利益、实现自我不当利益的恶意诉讼行为。对于虚假诉讼行为的处罚是有法律规定的,但对于虚假诉讼的认定,尚未见权威解释或认定标准。最...
最多设置5个标签!
付费偷看金额在0.1-10元之间
相关知识
伪造合同虚假诉讼能立案吗(关于伪造假合同)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2-21 22:36虚假诉讼罪立案的标准: 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 1、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单位犯前款...
最高法法官:“部分篡改型”行为不构成虚假诉讼罪
来源:行政诉讼 时间:2022-04-20 13:55行为人在与他人存在真实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情况下,采取伪造证据、虚假陈述等手段篡改部分案件事实,骗取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的行为,即所谓部分篡改型行为不构成虚假诉讼罪。但部分篡改型虚假诉讼行为中的手段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相关规定定性处理。行为人在...
虚假诉讼发生地可以立案吗(告虚假诉讼哪里受理)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0:19虚假诉讼罪立案的标准: 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 1、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单位犯前款...
虚假诉讼罪立案标准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0:10虚假诉讼罪立案的标准: 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 1、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单位犯前款...
虚假诉讼罪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09-25 15:04虚假诉讼罪立案的标准: 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 1、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单位犯前款...
虚假诉讼罪(虚假诉讼罪司法解释)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4:26虚假诉讼罪立案的标准: 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 1、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单位犯前款...
虚假诉讼可以在别案做证据吗(民事诉讼 证据做假)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3:23虚假诉讼是行为人因利益驱动而采用虚拟的事实、虚拟的法律关系而提起的诉讼,假用法律程序的调整来达到损害他人权利或公共利益、实现自我不当利益的恶意诉讼行为。对于虚假诉讼行为的处罚是有法律规定的,但对于虚假诉讼的认定,尚未见权威解释或认定标准。最...
虚假诉讼罪可以附带民事诉讼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2-26 01:02虚假诉讼是行为人因利益驱动而采用虚拟的事实、虚拟的法律关系而提起的诉讼,假用法律程序的调整来达到损害他人权利或公共利益、实现自我不当利益的恶意诉讼行为。对于虚假诉讼行为的处罚是有法律规定的,但对于虚假诉讼的认定,尚未见权威解释或认定标准。最...
被告可以上诉原告虚假诉讼吗(原告虚假起诉怎么处理)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06:15虚假诉讼是行为人因利益驱动而采用虚拟的事实、虚拟的法律关系而提起的诉讼,假用法律程序的调整来达到损害他人权利或公共利益、实现自我不当利益的恶意诉讼行为。对于虚假诉讼行为的处罚是有法律规定的,但对于虚假诉讼的认定,尚未见权威解释或认定标准。最...
驳回诉讼对方可以告虚假诉讼吗(虚假诉讼 驳回诉讼请求)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2-25 17:32虚假诉讼是行为人因利益驱动而采用虚拟的事实、虚拟的法律关系而提起的诉讼,假用法律程序的调整来达到损害他人权利或公共利益、实现自我不当利益的恶意诉讼行为。对于虚假诉讼行为的处罚是有法律规定的,但对于虚假诉讼的认定,尚未见权威解释或认定标准。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