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个公司培训然后签合同,出来以后不能自己从事该工作方面的业

2023-06-06 20:24发布

去一个公司培训然后签合同,出来以后不能自己从事该工作方面的业务也不能和其他人合伙从事该业务,然后合同写的是长期有效,违反了就要给钱和赔偿损失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1条回答
王冠淇
1楼-- · 2023-06-06 20:30
你好,这个要公司在离职后还支付补偿金才有效的。

相关知识

    南通会计证,南通会计证考试时间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6-16 13:46

    南通会计证书哪里领取 南通会计证书哪里领取?广西南通紧急联系电话:176361055465南通可以考的证书有哪些?二级建造师,一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律师,保险,理财顾问,审计师,建筑经济师,教师,会计,机电,电力,专...

    没签劳动合同如何赔偿,一年没签劳动合同如何赔偿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6-15 12:37

    入职没签劳动合同如何赔偿 入职没签劳动合同如何赔偿?《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

    拖欠工资黑名单,拖欠工资黑名单的情形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6-16 18:31

    拖欠工资黑名单信息纳入当地和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拖欠工资黑名单信息纳入当地和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用人单位拖欠员工工资的,除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二款等法律规定的合法合规条款外,还可能存在人身损害赔偿金、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

    公司没签劳动合同应该如何去仲裁,公司没签劳动合同应该如何去仲裁需要提供什么证据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6-14 12:09

    公司没签劳动合同应该如何去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公司没签劳动合同应该如何去仲裁需要什么材料?所以我们如何去维权也成了我们应该深思熟虑的问题,那么我们在仲裁的时候应该有哪些的证据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呢?一、这个合同的证据最重要的就是要看看有...

    交通法规2013全文,新交通法规2016全文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3-03-20 10:15

    道路交通管理法规汇编2014年版 道路交通管理法规汇编2014年版,各省市应该还有道路交通管理相关规章,可以参考这个答案:根据国家发改委《中国道路交通发展十三五规划》,对中国道路交通管理方面新形势下道路交通安全、道路交通事故和道路...

    单位劳资培训法律法规百度文库(劳动法上关于员工培训方面的具体规定)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2-04-20 04:49

    1.劳动法上关于员工培训方面的具体规定 劳动法关于员工培训方面的具体规定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六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职业培训事业,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中华...

    培训管理制度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09-08 06:34

      培训管理制度   第一条 公司员工培训,其一是对新招聘的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其二是对老员工进行在职培训。岗前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学习公司规章制度、基本的岗位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基本的专业知识,以便较快地适应工作。员工在职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干什么...

    加强对职工的劳动法律法规培训(劳动法上关于员工培训方面的具体规定)

    来源:劳动工伤 时间:2021-08-27 10:56

    1.劳动法上关于员工培训方面的具体规定 劳动法关于员工培训方面的具体规定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六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职业培训事业,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中华...

    没签劳动合同如何赔偿双倍工资,个体户没签劳动合同如何赔偿双倍工资

    来源:债权债务 时间:2022-06-15 12:11

    没签劳动合同如何赔偿双倍工资怎么算 没签劳动合同如何赔偿双倍工资怎么算?1.《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

    劳动法论文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2-04-20 16:50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一方,更是坐卧不宁,其实,这是误解了该法内容,作为法律人,完全可指导相关当事企业,按照下列方式进行:   一、尽量与部分员工建立经济合同关系而非劳动关系从而减少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