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侵犯学生个人隐私,让学生拿出手机,未经过该学生同意查看聊

2023-06-06 06:49发布

老师侵犯学生个人隐私,让学生拿出手机,未经过该学生同意查看聊天记录,并且强迫学生截图给他,请问违法吗,本人持有当时老师让学生拿出手机的过程录音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该问题目前已经被作者或者管理员关闭, 无法添加新回复
1条回答
张兆志
1楼-- · 2023-06-06 07:27
属于违法行为的,可以要求停止侵害。

相关知识

    学生手机的法律法规(关于学校不能没收学生手机有关的法律)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04:32

    1.关于学校不能没收学生手机有关的法律 老师没收你的手机行为违反了国家的四部法律,分别是:《物权法》、《教育法》、《教师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情节严重者算是侵犯你的私隐. 一:《物权法》第二条第三款的规定以及第四条之规定:手机是...

    老师没收学生手机是否犯法(老师没收学生手机涉及的法律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3-06-06 11:01

    一、老师没收学生手机是否犯法手机是学生的合法财产,学生对于该手机拥有完全的所有权。但是老师没收的行为是否违法,可以区分以下情况:1、教师没收手机后直接交与学生家长在该种情况下,教师是基于对于学生的管理进行的行为,没收手机虽然短暂让所有权人失...

    老师可以砸毁学生的手机吗

    来源:其它 时间:2022-04-20 11:59

    一、老师可以砸毁学生的手机吗不可以。作为教师,这样的违纪的行为是非常不可取的,老师砸毁学生的手机的行为属于故意毁坏他人财物,如果学生手机被老师砸坏了,学生有权追究老师的法律责任。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最新教育法律法规案例分析(教育法规案例分析)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9 08:46

    1.教育法规案例分析 :在此案例中,陈老师面对课堂突发事件应冷静处理,调查了解情况,以正面教育为主,讲清道理,使学生知错改错,而不能凭一时冲动体罚学生。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

    学校周六初三补课违法吗(学校侵权行为有哪些)

    来源:其它 时间:2023-03-21 18:53

    一、学校周六初三补课违法吗学校周六补课不违法,属于违规,但是如果老师不是无偿补课,收取了补课费用那么就属于违法行为国家只规定不允许有偿补课,如果是老师是无偿补课,那就是不违法的。《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1、严禁中小学校...

    学校和教师常见的侵权行为有哪些

    来源:侵权损害 时间:2021-08-26 22:07

    学校和教师侵权行为 学校和教师常见的侵权行为有哪些?这是作为家长所需要了解的。如学校提供的校舍、场地、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学校强令学生征订刊物,推销学校指定的学习、生活用品;学校不许少数民族学生做弥撒、做祈祷、佩十字架...

    周六日可以去学习法规吗

    来源:精选知识 时间:2021-12-27 06:45

    学校补课是个社会问题,基本在中国全学校都有补课之风。 ~ 如果不是毕业班的学生,高强度补课肯定是违反规定的,至于违法还没有这类明文法律。不过补课额外收费或不正当收费肯定是违法的,如果还有打人的话那就是犯罪。~~ ~~~ 如果单就补课而言,你...

    学校侵权行为有哪些

    来源:侵权损害 时间:2021-08-28 09:50

    学校哪些行为属于侵权1. 学校提供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学校安全制度不健全,未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校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不符合法定标准;学校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学校组织或安排未成年学生参加不...

    如何避免违反法律法规(写给个人的公开信如何避免违反法律)

    来源:其它 时间:2021-08-27 10:00

    1.写给个人的公开信如何避免 违反法律 侵犯人身隐私权 、我认为这是侵犯个人隐私权。原因是: (1)隐私:就是不愿告人或不便告人的事情;隐私权:就是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

    校园暴力与负责究竟在于谁(学生在学校受伤,各方担责的情形如下)

    来源:其它 时间:2023-03-02 16:38

    近两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相信大家都如雷贯耳,云秀暴力事件就是典型的,十几个男生围着欺负一个女生导致该女生后来迟迟没有返校继续上学,对返回学校产生恐惧,说明这件事在心里已经收到了严重的伤害,而对此事件双方各有说词,两方都有不对的地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