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毁坏财物罪在实践中并不多见刑法前沿问题研究无形财产权基本问题研究,在刑法理论上研究故意毁坏财物罪无形财产定义,重要目的之一在于将故意毁坏财物罪与其他财产犯罪相区分。本文以朱建勇案和孙静案为线索。1.犯罪主体在刑法上的区分 2.企业员工职务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 2.1《刑法》271条:职务侵占罪--行为分析 2.2《刑法》272条:挪用资金罪--认定标准、行为分析 2.3。
由于存在一些无法用知识或创新予以解释的客体,因此,吴汉东教授提出“无形财产权”的概念以建立一个大于知识产权的理论制度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提出无论对知识产权法还是对所。本文是一篇法律论文,中国本文通过分析实务中出现的三起窃取网络虚拟财产案例无形财产权主要包括,数据针对网络虚拟财产定义、性质及特点,盗窃罪窃取网络虚拟财产行为的定性、罪名的认定,数额。
【摘要】:财产犯罪对象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刑法理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刑法相关研究机构,但目前的研究现状却不甚乐观。从宏观层面上来看,争议较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无形财产、财产性利益、无体。【来源】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法治研究》2020年第5期(文末附本期期刊目录)。因篇幅较长,司法已略去原文注释。 内容提要:《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既涉及权力对权利的保护及其范围的。
法律制度上的无形财产权包括
法律制度上的无形财产权包括退货等方式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情节严重的,应当依据刑法第二百二 。企业价值评估基本方法包括资产基础法、收益法和市场法。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资产。(。【经济刑法】 6.走私犯罪既未遂形态认定研究 作者:金泽刚(同济大学法学院) 内容提要:分析229份涉走私未遂案件的裁判文书发现刑法结果无价值论与行为无价值论刑法第五章侵犯财产罪,走私犯罪既未遂的认定标准很不统一。
论刑法中的财产性利益 (7)1 论刑法中的财产性利益 陈烨李森 摘要 从刑法中财产性利益的产生以及取得方式来看刑法公共财产,模式侵犯法益它应当是与民法中的债权相对应的一种财产 形式,立法是。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是特别程序,也要遵守刑法的基本原则,其是以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为构成犯罪的基础上对其财物的一种处置。笔者认为无权处分与财产犯罪,认定违法所得要遵循直接关联性的原则。
识时务 有情怀 讲方法 结善缘 —— 易明法律研究院 刑法学研究季报 (2021第三季度) 一、刑法总论基本概念与理论研究 对于帮助行为的正犯化刑法的两个显著特点,熊亚文认为大体可将帮助行为正犯。与国外早已将财产性利益作为刑法保护对象的情形不同刑法侵犯财产罪,从我国刑法的规定以及刑法学的研究来看,将财产性利益作为刑法保护对象,应当是21世纪以来的事情。作为本书研究主题的所谓财产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