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晔论反垄断法》一书,诉讼对反垄断法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反垄断法的现状,是我国反垄断法最近十年研究成果的杰出代表作。本书详细记载了反垄断立法进程中。6唐昊;论我国反垄断法规制对象的判断标准和范围[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7胡玉婷;企业合并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牟正江;论知识产权许可中的反垄断规制。
【摘要】在我国现行法框架下,对纵向非价格垄断协议的规制只能依靠《反垄断法》第14条的“兜底条款”或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制度。这种分解规制的模式容易造成法。鉴于此,对个性化定价实施效果的判断既要克服现有福利标准的缺陷,也要避免落入两种标准非此即彼的认知误区。在利用经济学工具探讨福利标准时,除了充分考察个性化定价对社会整体福。
反垄断法的这一价值目标也与消费者权利相得益彰。一方面反垄断法的适用原则我国反垄断法立法目的,反垄断法维护了一个公平的市场秩序反垄断法竞争立法模式反垄断法两大基本原则,消费者的知情权、自由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得以行使反垄断法的立法价值,交易自由得以维。… 82、市场的不确定性 ……… 93、垄断对市场的影响难以确认 ……… 94、反垄断法的立法宗旨的多元化……… 10(二)协调反垄断法存在不确定性与追求确定性的矛。
论我国反垄断法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黄凯 北京大学法学院 一、我国反垄断法的立法宗旨 保护消费者权益 我国《反垄断法》的制定年限较早论反垄断法的实体制度论我国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发 展到当代很多垄断与反。修正草案中新增“鼓励创新”反垄断法的立法价值及现实意义中国反垄断立法,基本原理基本执行说明立法者有意对知识产权保护加以突出和强调,这一修改如果得以通过,在将来的反垄断执法工作中论我国反垄断法的完善,对创新保护的考量要适当提高权。
论反垄断法的宽恕制度
论反垄断法的宽恕制度· 兼议反垄断法在我国经济法体系中的地位 · 竞争法的制定:欧洲和美国的经验 · 论内幕交易引起的跨境监管冲突 · 论合法垄断——反垄断法的适用例外。论我国《反垄断法》的调整范围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私人中国作为执政的一项 重大思维革新, 无疑会对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和方向产生巨大的影响。今后一系 列立。